本科过后要去军校上学?听过来人怎么说!

2022-07-14 发布 来源:士兵军考 作者:[db:作者]

毕业季即将落下帷幕,你以为所有军校生和国防生都要直接去部队任职吗?

No!有相当一部分的军校生和国防生本科毕业后还要去军校深造!有的是去军校读研,有的是去岗前培训,还要指挥类“4+1”分训合流的!

马上就要开始迈开理想对接现实的步伐,心里是不是既豪情万丈,又心存忧虑,不知道自己的这段军校生涯到底该怎么度过?那还等什么呢,快来看这条推送!我们请了三位有经验的师兄和大家分享怎么把握自己的这段军校时光!

男神导员孙皓

人物档案:2013年本科毕业后进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就读硕士研究生。2016年初硕士毕业(学制两年半)分配至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担任学员旅某营副教导员一职。

大家好,我是孙皓。说起来自己跟军校也挺有缘的,在军校读研深造,毕业分配又到了军校担任“导员”(工作性质类似于地方高校的大学生辅导员)。对军校的生活比较了解,下面就跟大家说说,在军校读研该怎么过!

大家好,我是孙皓。说起来自己跟军校也挺有缘的,在军校读研深造,毕业分配又到了军校担任“导员”(工作性质类似于地方高校的大学生辅导员)。对军校的生活比较了解,下面就跟大家说说,在军校读研该怎么过!

第一,学士硕士,首先是战士。不管本科期间你是军校生还是国防生,不管你的专业是什么,只要穿上军装,你就是一名共和国战士,一名冲锋的战士!“战士就该上战场”不只是一句歌词,更是军人枕戈待旦的誓言。千万不能心存侥幸,认为自己是搞技术的,可以不练军事体技能,练好军事技能是每一名革命军人的必修课。更何况,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军队院校里不少老教授之所以耄耋之年还能奋战在科研一线,正是因为年轻时练就了好体格。我现在也在坚持每天带学员跑步,每周一个线上马拉松,每月一个自行车拉力赛,以保持充沛的体力。我相信,你也可以。青春像火焰,不行咱就练!

第二,学生要以学为主。我认为,研究生期间应该学三件事情:一是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广泛涉猎学科知识,了解研究领域的过去和现在;二是要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尽量多学习各种研究方法,熟练研究过程和步骤;三是要学会写论文。撰写论文的过程不仅训练人的表达力,更能训练思维的逻辑性。论文体例虽然看起来八股,但却是整理思路、与他人沟通的有效结构。如果能够按照这三条要求自己,毕业后即使无法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也不至于过分恐慌,因为你的研究素质已经建立,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能较快上手

最后,还有一点经验想与大家分享,那就是要全面发展,多参加研究生管理大队或是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以我所在的院校为例,辩论邀请赛、芭蕾舞团专场演出、成长讲堂、真人CS挑战赛、音乐冷餐会等课外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能“玩”得开心,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创新精神。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就是在参与研究生课外活动时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无人机,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断学习摸索,由兴趣带动技能,目前已转岗到空军某基地担任技术助理。

希望师弟师妹在读研阶段能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愿你们军旅路越走越远!我在军校的学员旅等着你们!

听完了男神导员的分享,都想去读研了!但是名额有限,大部分的战友还是要进入部队工作的。一般在工作前会有一个岗前任职培训,地点可能是在院校也可能在部队的集训队,时间可能是两个月,也可能是三个月,甚至是一年。军校生四年都在军校度过,还曾去基层当兵锻炼过,对军校和部队了解比较多,所以下面的分享兼顾军校生和国防生,但是偏重国防生一点。

海军军官门良杰

人物档案:在清华就读期间志愿入伍,复原后转为清华国防生,去年毕业后在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进行岗前培训,目前已到海军某部工作。

大家好,我是清华国防生门良杰,先简单介绍下自己,我是2008年考入清华大学理学院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大二学年志愿参军入伍,服役期间曾被评为优秀士兵,并荣立个人三等功。退役返校后主动申请转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国防生,并担任新法3班辅导员、校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办公室辅导员等职务,去年毕业时我选择到海军基层部队历练成长。

下面正式开始我的分享,跟大家聊聊如何把握岗前培训的时光。

去年9月,我来到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进行任职培训,为期十个月,到今年6月底结束。在结束培训的前几天,有身边的战友对我说,培训就要结束了,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学到,来时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甚至因为马上要投入第一任职岗位,比大学毕业时还要迷茫。在政院培训,通常被认为会轻松一些,然而一旦抱着“轻松”的态度去经历,那么一年后的“迷茫”便也在情理之中了。

对于如何有效利用这一年的时间,我的切身体会是要做到主动性和针对性。“主动”就是要积极发掘院校能够带给我们的各类资源,从图书文献到教案课件,向优秀的教员虚心求教,与身边的战友建立情感。“针对”就是在“主动”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所在单位、所任岗位的具体需求,完成“私人订制”,这些主要来源于我们对单位、对自身的认识,院校提供的培养计划很难顾及周全。

此外,在政院培训,使得我们在任职之初便打下坚定的政治基础,对于将任排长的新干部,或许这不及“武装五公里跑死马、四百米障碍练到飞”更加有效,但这实在是军人之魂,将使我们的军旅之路走得稳且实。

此外,我想跟我的国防生师弟师妹们多说几句。有人说要“把任职培训当作国防生的救命稻草”,我并不完全认同。在我看来,无论是本科期间、任职培训这一年,还是日后踏上工作岗位,我们都在不断学习提高。我们永远无法为明天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关键是抱着不再“迷茫”的心态,扎实走好每一步。

感谢门良杰师兄的分享。当然,也有分流到以指挥类为主的院校进行“+1”培训的,这个难度系数相对而言大一点,而且大部分国防生同学不像门良杰师兄一样曾经当过义务兵,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因此我们邀请到了重庆大学国防生武珂(卓越工程师计划学员,曾在装甲兵工程学院同岗前培训)分享下这方面的经验。

优秀国防生武珂

人物档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于大四学年转隶装甲兵工程学院进行任职培训和岗位实践。目前已回母校攻读博士学位。

首先,简单介绍下我自己。我叫武珂,是一名重庆大学大四国防生,去年入选全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于大四学年转隶装甲兵工程学院进行任职培训和岗位实践。由于已获得本校保研直博资格,今年本科毕业后回到重庆大学继续学业。我将结合自身经历和个人教训,来谈一谈军校生和国防生在指挥类院校“+1”如何过。

军事素质是战斗力的保障,所以功夫一定要扎实。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部队,需要每一个战斗单元具备过硬的军事素质。那么,落到国防生任职培训阶段,这意味着什么呢?刚完成大学学业的你们就如同刚入伍的“学兵”,只有通过刻苦的作业训练,规范的组织管理,严谨的作风养成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军事素质。

拿我的经历来说,装甲兵工程学院为我所在“卓越工程师”教学连安排了大量的与我军装甲装备打交道的实践与理论课程,要求学员们不仅要懂原理还要会操作。装甲车辆的驾驶、坦克炮的瞄准与射击、机枪的瞄准与射击、车长指挥与通信等等课程轮番“轰炸”,紧张困难的科目让我们“苦不堪言”。日复一日,在坦克装甲车上摸爬滚打的我们,身上留下了被铁疙瘩磕磕碰碰的擦伤;原本鲜艳的迷彩绿上沾满了机油柴油,全混成了墨绿。当然,我们也想过偷点懒,过轻松点的日子。但教员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犹如定心丸一般令人警醒:如果因为今天的偷懒导致了明天战场上的伤亡,没有后悔药可吃。

现在回过头来看,曾经的累不再是痛苦的回忆,而是宝贵的财富,并且我们心怀感激。因为在这一年,我们所掌握到的军事技能都是为下连任职打基础的“硬货”,这难忘的经历还时刻提醒我们要保持学习的态度,针对不足及时弥补充电。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来到指挥院校以后,你们可能会吐槽已经跑破了几双胶鞋,会不忍心看手上拉单杠留下的层层老茧,会因为每天都在练习的专业军事技能动作而感到烦躁,甚至会抱怨军校较为刻板的管理模式和紧迫的作息生活节奏。但潜移默化中,你们将会在这扎实的训练和严格的管理中向一名“老兵”靠拢,向一名合格的基层军官迈进一步。

政治宣传工作是我军的“传家宝”,所以笔杆子一定要硬。

来到任职培训院校之后你们会发现,同样不容忽视的是政治宣传工作。然而,各类党务公文的拟写,各式各样的新闻撰写,还有立标杆立典型的宣传报道都需要一支“硬笔杆”来支撑。所以,我们都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发掘自己的写作才能。

我所在的学员二旅五营是新闻宣传报道的标杆营。日常的新闻撰写和院外投稿进行得如火如荼,这显著地提高了我们的写作能力;营领导的授课和学员骨干的帮带使我们迅速补齐了公文写作的短板;“五营开讲啦”、“排长好样子”系列讲座、党务知识竞赛、各类讨论交流活动、多种政治会议演示……浸浴在这良好的氛围中,我们的政工宣传能力得以稳步提升。在我看来,写作简单地说是词句的堆积,但如何写得有精气神就是一门艺术活了。我曾经也遇到过写作中“僧推月下门”与“僧敲月下门”的纠结,来来回回的改动持续到深夜;也曾因为一时兴起的自由发挥而与主题相离,到最后不得不“忍痛割爱”。唯有在这样反复的推敲中,我们才能写出自己的风格,磨砺出一支属于自己的“硬笔杆”。

个人特长是下连的敲门砖,所以自身发展要全面。

在我大三暑期到云南某野战部队当兵实习的时候,我所在营的教导员(四川大学国防生)叮嘱我:要培养自己的特长,这有助于在你在基层脱颖而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受到特长正是我们的闪光点。

在军校,我们获得许多机会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科研能手”们在军事科技文化节竞赛中崭露头角;“演讲精英”们在中华魂读书演讲比赛中大放光彩;四会教员们在技能大比武中龙争虎斗;“文艺才子”们在大型晚会中倾情演出……我身边许多能力突出、才艺过人的战友们在一次次“惊艳”的自我展示中赢得了首长的肯定。如何抓住机会展示特长也是我在任职培训阶段中最大的收获之一,我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被院首长和旅领导所认可,也正是得益于此。

所以,我们要学会见缝插针地去自我充电,查漏补缺,全面提升能力素质。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下连之后,迅速抓住机会,踢开部队“前三脚”。

编后感言

在去新院校之前,可能大部分的本科毕业学员心里都没有底:我到底行不行?和同龄人比,我的优势在哪?其实,你们大可不必担心。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好两件事:第一,跟自己较劲;第二,向他人学习。这样,我们就会在充实的生活中收获那份属于自己的“小感动”。也许你会因为5000m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喜,因为400米障碍时间缩短几秒钟而开心,因为宣传报道的文章被领导表扬而暗自激励自己下次做得更好……这都是汗水溅湿胸膛后苦涩而又略带甘甜的成长。同时,我们要收起来自名牌大学,内心暗暗自满的过度矫情;把持住眼高手低,以“文化人”自诩的行事风格;要明白部队不仅是我们展示才华的舞台,也是锤炼我们本领的练兵场,更是检验我们“含金量”的阅兵台。所以,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向首长学,向教员学,向战友学,永远保持见贤思齐的学习态度。

我相信,如同雏鹰般的你们经过任职培训或者读研深造的磨砺后,能够在云海中展翅翱翔,成为一名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的合格青年军官。


(本文来源:军报记者;作者:王乐萍、李晓东、孙皓、门良杰、武珂、李洋、韩冬)


   

精选课程

军考图书

军考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