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跑在军考路上的执着追梦人

5月,当高三的莘莘学子们在争分夺秒备战6月的全国高考时,在军营里,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橄榄绿,怀揣梦想正秉烛夜读,孜孜不倦地备战“橄榄绿的高考”,渴望在军营舞台实现自己的“高校梦”。
他们,是参加部队院校招生考试的士兵,是奔跑在军考路上的执着追梦人。
当梦想照进现实,胸怀“军校梦”的战友们如何追求自己的梦想?让我们走进云南红河边防支队文化补习班,看看一群军考生谱写的青春励志故事。
“将军”,是每个士兵的梦想。
上等兵张勤强是来自四川眉山的小伙,从小向往军营的他,两年前参加高考,却1分之差未能被自己理想的军校录取,他曾经想过复读一年,但迫切向往部队生活,于是怀着考军校的梦想来到红河边防。“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我来部队不仅仅是尽义务,更多的是来追逐自己的梦想。”问及理想,谈到以后的人生规划,张勤强的语言字字铿锵有力:“考军校,在部队建功立业。”
在红河边防支队举办的2016年度文化补习班里,除了张勤强,还有31名跟他志同道合的战友。他们有的曾错失上大学的机会,渴望在警营实现自己的“高校梦”;有的已成功步入“象牙塔”,却对军校有着别样的情怀,放弃管理相对宽松的地方高校,怀揣着军校梦走入警营;有的已是高学历,却带着儿时的从军梦选择当兵入伍,渴望通过考军校实现人生的二次转变。
文化补习班的钟磊已是一名大学毕业生,两年前参军只是想圆自己儿时的军装梦,但两年的军旅让其深深爱上警营生活,于是决定通过“军考”实现人生的二次转变。“他相对其他学员年长几岁,也显得更成熟,目标明确,成绩优秀,平时学习也比较刻苦、努力。”教学组组长甘保源如是评价钟磊。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士兵要成为将军,首先要通过部队院校招生考试。为了让更多的士兵实现“军官梦”,红河边防支队党委积极为参加军校招生考试的战士举办文化补习班,抽调理论功底强、专业知识丰富的入警大学生为考生辅导授课,努力为他们营造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文化补习班每年均有一批优秀战士被部队院校录取,走进军校锻炼深造。”训练基地政委沈浩溢说:“学员们‘军官梦’的实现,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付出,同时也得益于支队党委把部队院校招生工作作为人才工程来抓,有力促进了部队人才培养和建设。”
“落榜”,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在文化补习班里,学员中有上等兵、有士官,有初次参加文化补习,也有二次、甚至三次“进攻”。
下士伍振雄,是红河边防支队文化补习班的一名学员,入伍前以465分的好成绩考入贵州财经大学。13年得知部队招收大学生士兵的消息后,他主动报名参军入伍。“我入伍时就带着一堆高中课本和笔记……”伍振雄直言自己保留学籍选择从军,暂别大学校园就是为了在部队考军校。
去年,伍振雄报名参考,积极备战,但一心想当军官的他,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迎考中患上“考前综合症”,考试时发挥失常,最终以5分之差与“军校”失之交臂。回顾失利的原因,他深有感触:“心态决定成败。”
今年,伍振雄成功通过预考和民主评议,再次被选入文化补习班学习。“今年一定要认真总结去年思想和心理上存在的不足,积极努力地备战统考。”他感慨地说:“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再次爬起的勇气和毅力,落榜于我而言,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是的,正如他所说,落榜,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吃一堑长一智,文化补习班刚开课,小伍就找教员和战友了解有关情况,询问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总结出很多考试中的好方法、好经验,准备在今年的考试中大展身手、金榜题名。
“军考”,追梦路上勇往直前。
早晨,大树底下一缕清风一本书,他们在“勤学苦练”英语单词;夜晚,阅览室里一盏台灯一本书,他们在“挑灯夜战”物理难题——这并不是高中校园的一幕场景,而是红河边防支队文化补习班学员们备战统考的真实写照。
上等兵开友四是红河边防支队机动二中队的战士,来自云南怒江的一个农村家庭,因家境不好,为减轻家庭负担主动放弃学业,高中未毕业就怀着考军校的梦想来到红河边防。今年,开友四因军事素质突出,被组织推进参加部队院校招生,报考军事指挥专业。
指挥类需先顺利通过5000米跑、队列指挥、步枪射击、战术基础及防暴器材使用等军事科目,才能参加文化补习。开友四很珍惜来自不易的机会,每天苦练军事技能,在军事考核中一路过关斩将,用过硬的军事素质和一流的组织指挥,以91分的总分获得了云南边防总队第二名的好成绩。
顺利通过军事考核只是指挥类考生考学的第一步,要圆“军校梦”,还需在6月份的文化统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这对理论基础不太好的开友四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巩固基础知识就成了他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为了弥补自己的“基础劣势”,他每天早起半个小时背古诗词、英语,晚上一个人在教室里强化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理科基础知识,并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向教员和战友请教学习方法。“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开友四坦言:“我是一只笨鸟,笨鸟就要先飞,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弥补基础劣势。”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英语教员石娇娇说:“通过两个月的文化补习,开友四的基础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模拟测试一次比一次考得好。”
奋斗有可能失败,但不去奋斗永远也不可能成功。军考是一场选拔赛,有人能够“金榜题名”,自然就有人要“名落孙山”,但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为梦想而拼搏的青春,一定是无悔无憾的青春,一定是最美的青春。衷心祝愿每个身着橄榄绿的考生都能够决战六月,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原题目:奔跑在军考路上的执着追梦人;来源:法制网;作者:邹昌义 李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