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adv

从“吊车尾”到优秀毕业生的蜕变

2022-07-14 发布 来源:士兵军考 作者:[db:作者]

“妈宝”学霸高考失利

我是一个90后独生子,上军校之前一直处在父母的360度无死角呵护之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记得初中时要求住校,老妈愣是亲自把被褥抱过来给我铺好了才能放心地离开。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依赖的心理。除了学习之外的一切事,从未主动操过心。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

我也不负众望的一直保持着班级里的前三名,全省模拟考试中还进了省前一百名,自以为可以考上清华北大,但事实却变成了一个冷笑话。

临考的几天莫名失眠,考试时处于神游状态。

成绩出来了,名次“跌”到了省一千多名。顿时感觉生活无望,看什么都是灰蒙蒙的。又听说最好的哥们考上了清华,心里更是五味陈杂。

就在苦闷地上网时,偶然间看到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录像。整齐划一、气势磅礴的队伍,一张张血气方刚、英气逼人的面孔。我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了,不是有个国防科技大学,被称为“军中清华”嘛!

好吧,既然上不了清华,上个“军中清华”也行啊!不管怎样,我就要过跟我同学们不一样的生活!

我在心理上这样安慰自己。

初入军校,沦为“智障”新兵

当得知我想读军校后,家人却为此争吵了起来,老妈自然不忍心宝贝儿子吃苦,老爸却觉得军人这个职业很崇高。

最终,他们还是尊重了我的意愿,填报了国防科大的指挥类专业,当军人嘛,就要当个指挥官,多霸气。

被顺利录取后,我便开始幻想着自己骑上高头大马冲锋陷阵,指挥万马千军。

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我踏上了去学校的旅程。一路上兴致勃勃,高考失利带来的苦闷也不知不觉褪去了大半。

终于到了学校。走进宿舍,新训班长便热情地走过来打招呼,还陪父母聊了一会儿,为他们“答疑解惑”。

把父母安心送走后,那班长开始表现出他们严厉的一面,而我也正儿八经的当上了“新兵蛋子”。 

新训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第一关是整理内务。对于头一次收拾这么多东西的我,着实是一个挑战,怎么收拾都仍是乱糟糟的一片。正当我焦头烂额时,一阵哨声响起,新训班长喊道:“整理内务收尾,三分钟后检查!”环顾四周,发现同学们都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就只有我这儿到处都是散落的行李,那一瞬间,我头一回感到心头发紧,冷汗也跟着往外冒,可是越想快点收拾,就越是快不起来,手脚越来越乱。

三分钟很快就过去,没有丝毫意外的我在这次检查中垫了底,挨了班长好一顿批评。

批评归批评,班长带着大家一起帮我收拾行李,很快就收拾完了。

那天晚上心情很复杂。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朋友圈里的佼佼者,到了军校,第一天就来了个“开门红”,在室友面前丢尽了人,一时难以接受。

而那仅仅只是“噩梦”的开始。

印象最为深刻地是紧急集合。

一天晚上,班长集合全连教大家打背包,班长示范了一遍,一步一步讲解了一遍,又连贯示范了一遍。我却怎么着都反应不过来,可是教学却已经结束,同学们都回宿舍自行练习了。

我手里拿着背包绳,看着被褥发呆。旁边的战友渐渐都打成形了,我只能在心里干着急。为什么,为什么就我学不会?其他人都会了……

我向打好背包的战友请教,可是学了半天也没太大效果,我都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了。

突然,一阵急促地哨声响起,班长大喊:“全连紧急集合!”

大家迅速打好自己的背包,跑了出去,剩下我一人在宿舍里凌乱,紧张得浑身发抖,所有人都集合完毕了,我还没打好。

我索性抱起背包往外跑,帮训的班长们看到我这幅狼狈模样,一个个哭笑不得。后来发生了什么我就不详细描述了,请大家自行想象。

整个新训过程中,我总是最奇葩的一个,一度怀疑是不是被别人当成智障。我的心情跌入了谷底,好多个夜晚,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而我开始怀疑当初入伍的选择,甚至开始怀疑整个人生。

谈什么报效国家,谈什么献身使命,谈什么建功立业,自己连这些基础的事情都做不好。

成长的蜕变

海明威说:“生活总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最后,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壮的地方。”

新训结束,上课之余,部分人会聚在一起打游戏、看漫画、玩手机……开始我也是这么度过的。却没有胜过内心那个声音的呐喊: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我要下决心改变!

首先加入了长跑队,清晨一起床,就直接到跑道上开跑。科大的学习任务很重,除了训练,基本都在学习,甚至最为宝贵的自由活动,我都用来泡图书馆。

从未间断的晨跑,从酷暑跑到了严寒。

“要变得努力很容易,难的是坚持努力。每一个坚持到最后的人,一定是因为被深深地刺激过,或者被某个观念深深击中,灵魂被重击过的地方,才能长出意志力来。”

期末,学习成绩和训练成绩的考评结果公示了出来。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双双排到了第一名。当晚,教导员就在全中队重点表扬了我。无法形容那一刻的心情。回想起新训时的低落,一度对在军校的未来失去信心,却在此时突然一下子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我更是凭着大一上学期的优异表现,成为“卓越指挥人才创新拓展班”的第一届学员。

 “浩劫余生,飘洋过海,终见陆地”

大二下结束的暑假,学校组织了一次赴南昌陆军学院的集训,尽管会占用大半的暑期时间,还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来到南昌,我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比起新训,这次集训对学员的要求要高很多,其中包括了很多极具危险性的科目。新训时笨一点,丢丢脸也就算了,这次要是还这么笨,说不定连小命都丢了。

我只能更努力的去弥补自己的心虚。每次训练完回到宿舍,大家都累得只想往床上躺,我却不让自己休息,要趁着这个时间加练,确保赶上其他同学的进度。我接连参加了全军学历院校军事集训考核和“勇士杯”,然而遗憾的是,所在的参赛班每次都离奖杯只有一步之遥。

当战友们纷纷上台领奖,而自己只能坐在台下看着时,内心虽为科大而骄傲,但也如刀割一般的难受。

当听说举办“强军杯”军事竞赛,内心其实是拒绝的,参加了两次比赛,都没有拿到荣誉,我的心里有些阴影,不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很疲惫。比赛要求卓班单独出参赛班,作为经历过两次大型比赛的老学员,我最终还是报名参加了这次竞赛。

既然参加了,那就必须全力拼搏。我每天提前半小时起床,先了解个人的课程情况,见缝插针地制定训练计划,晚上还要加班学习,跟上课程的进度。

皇天不负有心人,这次竞赛的最终结果,是我们班拿了冠军,还上了CCTV-7军事纪实节目。

毕业的时候,我被校方授予表彰——优秀本科毕业生,荣立个人三等功。

在毕业典礼上,校长亲手为我挂上奖章。那一刻,我哭了。回顾四年来走过的军校之路,所有吃过的苦,流过的汗,熬过的夜,在这一刻,都浓缩成一枚奖章,一颗回忆的晶石,一串离别的泪水。

不知不觉,原来我已走了很远,很远。感谢科大,感谢军旅,感谢不曾放弃的自己。

   

精选课程

军考图书

军考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