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adv

考自己的军校,让说废话的人靠边稍息

2021-03-30 发布 来源:士兵军考 作者:[db:作者]
以前听说有的士官劝义务兵不要考学,理由的三分之二是因为钱,三分之一是因为讹传的改革制度。说实话,此类劝谏并不是改革以来才有的,在基层连队待过的都知道,类似的劝谏层出不穷。

我刚下连队的时候到新兵连带新兵,那一批战士可谓人才济济。有专业艺术特长的优秀毕业生,有沉稳大方的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有某商业银行的金融人才,有英气逼人的警校学员,当然不乏一些知名高校的高材生。一个北理的战士给我印象特别深(比我小一岁,暂叫小Y吧!),小Y身上透的那股大方沉稳、很有见地的气质与其他新兵非常不同,据Y的班长说,是毅然放弃留学国外的机会来参军的。当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参军时,Y说,跟多数人一样,为了圆梦而来,为了圆我的“军官梦”!
无论在新兵连,还是下连以后,小Y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尤其是在下连以后,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Y靠自己的努力,成了连里的业务通,一个新兵“蛋子”的业务能力几乎盖过很多老士官,并且多次在大单位的各项比武中斩获佳绩。稍年长于其他同年兵的小Y也非常懂事,对人和事非常真诚而热心,所以即使优秀得有些锋芒毕露,Y在连队和团队的群众基础也是没得说的。所以在团队预提名额那么有限的情况下,Y几乎毫无对手,只要坚持积极争取,仿佛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可这种时候,有人却在这个预提尖子的耳畔不停地“吹着风”,不停地“好心相劝”:“我跟你说,你要是提干,你将来肯定要后悔!”“你那么好的学历,留在部队干什么嘛?出去干点啥不比在部队强?”……
像这样劝这些预提对象放弃的声音一直都在,劝放弃他们一直以来“不靠谱”的梦;放弃那个根本“配不上”他们所拥有的才华的梦;放弃他们多年来为了一个目标,牟足了劲努力去奋斗的岁月;告诉他们“回头是岸”;告诉他们之前的义无反顾,之前的各种舍弃,之前的抉择,之前的多年青春……最好就此打住吧!

为什么我们选择为了一个简单的理由而义无反顾的时候,身边总会有各种质疑的声音?为什么曾经那些珍贵的、仿佛和夜空中的星星们一般璀璨的梦想,会在我们逐渐长大,会在所谓的现实面前,在别人,在过来人的口中变得一文不值?

也许,他们的劝谏确实是肺腑之言;
也许,他们的告诫确实是过来人的真切感悟;
也许,他们真的只是惜才,只是不想一个优秀的人,重蹈他们失意的经历……

但是,每当有人劝那些出色的人“赶紧”“趁早”“离开”军营这个舞台时,我总在想:这些人能被确定为预备提干对象,我不敢确切地说他们适不适合军官这个角色,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参军以来的履历,确实证明了他们拥有在这个舞台绽放的能力啊!

凭什么?为什么?你就那么肯定:你的不如意,会在别人的将来重蹈覆辙呢?

你看到的是体制的束缚和不喜欢的“所谓的稳定”!

可是,也许有人看到的风景却与你恰恰不同呢?

也许人家看到的是梦想和期冀已久的热情呢?
也许人家追求的,根本和你,就是不一样呢?

我们小Y,人家圆梦呢,就差一步就实现梦想了,人家还没亲身尝试过这个梦、这条路、这个角色到底适不适合她,你就让人家赶紧撤退,你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能同意吗?换做是我,我是一万个不愿意和一万个不甘心!庆幸,这位胸怀梦想的年轻人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从培训的军校毕业,挂上了一毛二,黏上了姓名牌,自豪地走上了期冀已久的军官之路。年轻的军官现在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老单位机关干得仍然是那么让人羡慕而无法嫉妒的出色!

有一年我们大单位组织了基层预备主官的培训,我发现其中一位连长的资历架上显示的军龄明显和他的军衔及职务严重不符,我问身边哥们,“那人是不是带错军衔和资历章了了”,那哥们惊讶地回复我:“老Q你都不认识?人家是七八年老兵保送提干的!”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总听人说在部队待太久,人会变得有些呆板、木讷、不积极,这话对老Q非常不适用,他黑乎乎的脸上那两颗圆圆的大眼珠子转的比谁都快得,而且一些非常沉闷的课堂总会在他的捣鼓下变得活跃起来,讨论课上也总是他发言最多,而且听来头头是道。来给我们授课的领导几乎没有不认识老Q的,上课前总会打趣道“哟,老Q也来啦,哎呀,你基层经验那么丰富,我这课应该让你来讲啊!”
我觉得,那时候的老Q对我来说就好像一个未知的传奇一样,等待我去探索和学习。我以向经验老道的老兵请教之名,所以经常“巴结”着他,一来二去也就混熟了,也就这样,我才知道了他的故事。

老Q原来是个调皮捣蛋、经常惹祸的四川娃,家里没辙了把他送进了部队,一入营门深似海呐,从新兵开始他就被分配到了杳无人烟的大山深处,“滴滴答滴滴答”地敲起了电报,很多人都受不了报务兵的苦和难,有的人找人调走了,有的人撒腿退伍了,可是当年心最野的老Q却意外的定下心来,倒过来家人劝他回去,他都不回去了。
他说,第一次走进老连队荣誉室那天,他听到了、看到了无数同一个战壕的老班长因为表现优异被提干的事迹,那个荣誉室好像绽放着老Q说不出来的光芒,那样吸引他,那一刻,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自己的名字也印在上面!

从此,老Q就跟着他师父那么一年又一年地坚持着,各种大小单位比武竞赛的头筹、各种大大小小的荣誉被他和他师父那么“平摊”着。但我们都知道,优秀士兵提干的要求那可比大学生士兵提干苛刻多了,但老Q从未放弃,终于第七年的时候,单位的推送批下来了!

老Q的名字登上了老连队的荣誉室,也在新连队的历任主官榜上有名。老Q说,他非常感谢他的军官梦,更感谢部队的栽培,为了报答曾经那么努力的自己也好,报答部队也好。他说,他有当兵的经历,所以更懂战士的想法,他有信心要带出一个顶呱呱的连队来!

最近,听说由于连队带的出类拔萃,被调到旅级机关了!也改写了大龄军官坐等到转业年限的历史!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一个人的心思,是其他人未知的世界;你不想要的,也许恰是别人梦寐的。有时候,我们太习惯于用自己的人生,定义别人的取向了!

犹记得某年我们大学新组建了一个提干队,从他们走进我们视野的那天起,很多人就开始各种嚼舌:什么谁谁谁家里背景多牛,谁谁谁的外公是谁,谁谁谁家花了多少钱打通了多少关系才让他提上干的……

每次听到这些不知道从哪挖来的,这么有噱头的“情报”,我的感觉都是大写的“蒙圈”!人家刚进校门,你就把人家爷爷辈的底都打听清楚了,不当狗仔可惜了!事实上,并不像讹传的那样,我了解到,他们大多数都是普通家庭,但是在部队的履历却非常不普通,随便打听一个,那都是二等功、三等功、等等荣誉金盆满钵,人家那都是靠自己真拼实干赢来的提干资历!

关键,这些提干学员没有一个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在学校的一言一行那都是自带闪光灯特效,处处可当模范可作表率可树标杆的,也给学校注入了不一样的精神气儿!据我了解,人家现在在部队干的依然那样有声有色。

我常在想:为什么我们宁愿相信讹传,拿别人的身世背景来麻痹自己,也不愿相信这世上有一种成功是因为对梦想的执着呢?

别人问我为什么考军校,因为怕论调太高,被当面“嘘”得太尴尬,所以我会故作哀怨地说:“因为那时候家里困难,听说军校不用交学费!”是的,那时候家里困难不假,但是,却绝不是主要原因。记得那年到昆明参加军检和面试时,我把早就推敲好的腹稿,一字不落地背给了面试官:小时候,我的家乡常发生水灾,我亲眼目睹了一位年轻的士兵托着大铝盆,把一个小孩给救上了岸,上岸以后,他都已经全身瘫软,可是在我眼里,躺在那虚弱无力的他,依然那样伟岸……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有多么热爱连队,多么热爱连队的战士,可能跟小时候那次水灾的经历有关吧。仔细回想,那些救人的战士,和现在连队的主体一样,都只是十七八岁的孩子,平时的他们那般活泼可爱,爱玩爱闹,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年轻的他们留给别人的却是无法忘怀的伟岸形象!

你可能只是守卫在祖国最不起眼的一隅、可能只是万千哨位上最平凡的一个身影,可能只是办公室里埋头做方案、写材料的加班常客……

你们说,你们看不出,想不出,人生的意义在哪,曾经梦想的光辉在哪?价值在哪?

我想说,你自己看不到,所以才不知道:梦想的光芒从未褪色,只是现在,它把光芒印在你身上,却只在他人眼里闪耀!

精选课程

军考图书

军考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