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习指南|30天军考冲刺,不会这些应试技巧、复习套路,可能会吃亏!

易军考温馨提示:
距2019年军考仅剩36天
还有一个月军考就要正式开始了,备考正式进入了冲刺阶段。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战友会忐忑不安,有的战友会不知所措,更多的战友则是对如何备考的迷茫。此次就备考冲刺阶段提出一些建议,供各位战友参考。
军考试题重点是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的主干知识,因此学好主干知识是提高能力的基点。每个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在主干知识上狠下功夫。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还要加深理解、熟练运用,做到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同时还要通过综合题的练习,增强学科内的综合能力,注意这些主干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求建立知识的结构网络。
以物理为例,主干知识无非以下几个方面,只要抓住了、学牢了,拿到高分不是问题。
力学:
(1)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相互作用与牛顿定律;
(3)动量;
(4)机械能。
电学:
(1)电场;
(2)电路;
(3)磁场;
(4)电磁感应;
(5)交变电流。
光学:
(1)光的反射;
(2)光的折射定律。
热学:
(1)对热力学定律;
(2)气体实验定律。
审题能力,也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考试都是从审题开始的,迅速、准确地读懂题意是解题的良好开端。一般说来,在审题的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关键词语的理解。有相当数量的战友在审题时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值(包括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对另外一些叙述性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有所忽略,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
2.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3.排除干扰因素。在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中,有些是有用的,也有些是无关的,而这些无关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除,题目常常能迅速正确地解答。
对于很多战友而言,任何一份模拟练习,其中的题目都可分为三类:一是有充分的把握可以正确解答出来的题目;二是读了几遍题但总不能在头脑中清晰地反映出题目所述的物理过程,因此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三是虽然可以进行正确的解答但总觉得心中无底,或好象自己能够做出来,但一时又得不出正确的解答的题目。
对于第一类题目,"做过且过"。这样的题目不论是从知识上,还是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巧方面,对你来说可能都不存在太大问题了,做一下起到了复习、巩固一下的目的也就可以了,因此对于这类题目不必花太多精力。
对于第二类题目,"得过且过"。这类题目可能已经超出了你的能力水平范围,在军考中出现这种难度的题目是很正常的、也是必要的。由于题目已经超出了你的能力水平范围,凭你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努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真正搞懂这样的问题,有时即使听老师讲过好象懂了,但再遇到类似水平的问题自己独立处理时,仍会觉得力不从心。此时要注重“效益原则”,尽管这样的题目在复习的后期并非少数几个题目,但该放弃时也要果断的放弃,此时"刻苦、努力"的学习原则要策略地应用。否则就会出现虽刻苦、努力的学习,但最终的收效并不显著的局面,这既不利于提高你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复习的后期也不利于你的心态的调整。
对于第三类题目,"坚决不放过"。这样的题目对你来说,既反映了你复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又是可望且可及的目标,因此是你最后阶段复习工作的主攻内容。由于这类题目打中了你的薄弱环节,且是你"跳一跳,够得着"的,因此要特别下功夫将它们彻底搞懂,而不能满足于一般的能解答出正确答案。一般搞懂一道这样的题目之后,你要自己回味一下,通过这个题目,自己在知识上澄清了哪些概念的内涵和规律的外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方面有哪些新的收获和体会。这样在你的能力水准可能达到的水平上进行思考和总结,通常将收到"会一题而懂一片"这样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备考阶段,特别是冲刺阶段,优秀的课外辅导是必不可少的补充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提分措施。一般来说,优秀的培训机构往往经历了大浪淘沙的市场考验,辅导老师拥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试题方向性的把握比较精确,甚至可以押中原题,可大大增加军考的成功率。
2018年的军考辅导中,“易军考”仅在语文考试方面就押中了作文原题,各科押中原题的总分值更达到了158分,这还不包括在易军考的全真模拟卷、押题卷及老师的讲义当中出现的相似题型。更重要的是,备考中不懂的、不清楚的、不太明白的问题,都会有专业的老师进行解答,不仅可以扫除知识盲点,更可以增强考试的自信心。